2017 新鮮人職場焦慮感大調查
專題調查圖片 專題調查新聞稿 調查分析報告 總結與建議 專題調查圖片
陸、總結與建議:
一、 基本資料統計結論:
(一) 基本資料統計
此次調查總樣本數共計1,116筆,總樣本中之受訪企業行業別以「製造業」的受訪者比率最多,占35.22%,其次為「批發及零售業」占18.82%,「住宿及餐飲業」則占9.86%。受訪人員所屬部門以「人資單位」最多,占83.24%,其次為「用人單位」占16.76%。受訪企業地區別以「北部地區」最多,占37.54%,其次為「南部地區」占33.33%,「中部地區」占25.00,「東部地區」則占4.12%。受訪企業員工數以「250人及以上」最多,占50.72%,其次為「100-249人」占20.78% ,再次之為「30-99人」,占16.22%。
(二) 調查結果統計

若詢問企業最近一年內有無錄用過應屆畢業生?高達76.08%企業於最近一年內「有」錄用過應屆畢業生,僅有23.92%企業於最近一年「沒有」錄用應屆畢業生。若追問267間「最近一年沒有錄用應屆畢業生」的企業,未錄用新鮮人的原因,高達53.18%企業表示是「沒有新鮮人來應徵」,其次為「因公司職務需要有工作經驗者才能勝任」(33.33%),再次之為「因來應徵的新鮮人硬實力(如專業知識、技能)不足」(16.10%)。

針對受訪企業「是否曾遇到新鮮人求職者不清楚或無法說明自己為何應徵該項職缺」的情形,有20.96%表示「多數如此」(幾乎如此6.00%+大部分如此14.96%),45.70%表示「少數如此」(少部分如此19.53%+極少如此26.17%),另有33.34%表示「普通」。

針對受訪企業「是否曾遇到新鮮人求職者個人個性特質或興趣,與其應徵之職缺並不相符」的情形,有24.91%表示「多數如此」(幾乎如此7.53%+大部分如此17.38%),41.31%表示「少數如此」(少部分如此23.48%+極少如此17.83%),另有33.78%表示「普通」。

針對受訪企業對於「是否覺得新鮮人求職者在個人履歷內容上,往往無法呈現個人優勢或特點來吸引您」的看法,有37.55%表示「多數如此」(幾乎如此9.77%+大部分如此27.78%),28.40%表示「少數如此」(少部分如此15.86%+極少如此12.54%),另有34.05%表示「普通」。

針對受訪企業對於「是否覺得新鮮人求職者在專業知識及技能上,與其應徵的職務所需條件有很大落差」的看法,有30.19%表示「多數如此」(幾乎如此8.51%+大部分如此21.68%),31.63%表示「少數如此」(少部分如此19.35%+極少如此12.28%),另有38.18%表示「普通」。

針對受訪企業對於「是否覺得新鮮人求職者在面試時表達能力不足」的看法,有26.71%表示「多數如此」(幾乎如此5.38%+大部分如此21.33%),30.64%表示「少數如此」(少部分如此20.16%+極少如此10.48%),另有42.65%表示「普通」。

若請受訪企業對新鮮人的硬實力滿意度打分數(1-10分),以「6分」占比最高,為27.34%,其次為「5分」占23.48%,再次之為「7分」占22.13%。若是換算成算術平均數,新鮮人硬實力滿意度的平均分數為5.68分。若追問1,008家認為新鮮人硬實力滿意度在7分(含)以下的企業,需改進原因以「缺乏工作所需的專業技能」占比最高,為49.60%,其次為「做事方法不對,弄錯優先順序」(42.46%),再次之為「所學過於理論,與實務有差距」(41.77 %)。

若請受訪企業對新鮮人的軟實力滿意度打分數(1-10分),以「6分」占比最高,為27.43%,其次為「5分」占26.79%,再次之為「7分」占15.05%。若是換算成算術平均數,新鮮人軟實力滿意度的平均分數為5.39分。若追問1,034家認為新鮮人軟實力滿意度在7分(含)以下的企業,需改進原因以「有問題不主動反應」占比最高,為57.83%,其次為「抗壓性低」(55.71%),再次之為「愛抱怨,動不動就想要離職」(40.04%)。

若請受訪企業對新鮮人的職場競爭力打分數(1-10分),以「5分」占比最高,為29.75%,其次為「6分」占27.15%,再次之為「7分」占20.43%。若是換算成算術平均數,新鮮人職場競爭力的平均分數為5.59分。

針對新鮮人的職場優勢,高達60.57%企業認為是「對新事物接受度高」,其次為「對新興科技、網路資訊的掌握度較高」(49.64%),再次之為「可塑性較高」(48.57%)。

受訪企業對於決定錄用新鮮人的重要條件,前三名依序為:「有相關實習或打工經驗」(57.80%)、「專業知識與技術」(47.31%)與「畢業學校與科系」(41.67%)。

調查結果顯示,受訪企業認為「一份工作至少要從事多久,才是能被公司認可的職場經歷」,回答以「1年」最多,占41.94%,其次為「2年」,占24.28%,再次之為「6個月」,占比為13.80%。此外,受訪企業建議「新鮮人要在幾歲前找到有興趣的工作領域,確定職場目標」,高達62.46%企業建議是「30歲」,其次為「畢業前就該確定」與「幾歲都可以」,占比均為14.16%。

調查結果顯示,受訪企業對於新鮮人快速適應職場方式的看法,以回答「不要怕向前輩請教,多問多聽多學」最多,占84.68%,其次為「多觀察身邊的人怎麼做,以了解公司文化」,占63.98%,再次之為「勤作筆記,針對問過的問題做詳細記錄」,占比為59.23%。

調查受訪企業認為「近三年找到合適人才的難易程度」,有59.94%表示「不容易」(非常不容易20.07%+有點不容易39.87%),3.68%表示「容易」(有點容易3.05%+非常容易0.63%),另有36.38%表示「普通」。若追問669家認為不容易找到合適人才的企業(「非常不容易」224家+「有點不容易」445家)原因,以回答「缺乏應徵者」最多,占47.83%,其次為「缺乏職務所需的軟實力(如抗壓性、溝通協調)」,占44.84%,再次之為「求職者期待的薪資過高」,占比為43.50%。此外,若針對回答「該職務的流動率偏高」的企業追問原因,多數企業認為是求職者無法忍受工作壓力,造成流動率偏高。

二、 交叉分析統計結果:

交叉分析結果發現,受訪企業於最近一年錄用過應屆畢業生的比例,會因受訪企業行業別、員工數與公司所在地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。行業別方面,「住宿及餐飲業」(92.73%)於最近一年有錄用過應屆畢業生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營建工程業」(58.06%);員工數方面,公司規模愈大,最近一年有錄用過應屆畢業生的比例愈高;公司所在地方面,「北部地區」(87.83%)於最近一年有錄用過應屆畢業生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東部地區」(56.52%)。

受訪企業遇過新鮮人不清楚應徵原因的比例,會因受訪企業行業別與員工數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。行業別方面,「營建工程業」(27.41%=8.06%+19.35%)於「多數如此」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」(8.77%=1.75%+7.02%);員工數方面,「1-29人」公司(57.67%=39.42%+18.25%)於「少數如此」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250人以上」公司(41.52%=21.73%+19.79%)。

受訪企業覺得新鮮人求職者個人特質與職缺不相符的比例,會因受訪企業行業別、員工數與公司所在地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。行業別方面,「其他服務業」(37.78%=22.22%+15.56%)於「多數如此」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教育業」(10.42%=6.25%+4.17%);員工數方面,公司規模愈小,於「多數如此」的比例的比例愈高;公司所在地方面,「南部地區」(30.64%=19.62%+11.02%)於「多數如此」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北部地區」(19.57%=14.80%+4.77%)。

受訪企業覺得新鮮人求職者的履歷無法呈現個人優勢的比例,會因受訪企業公司行業別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。「批發及零售業」(41.90%=30.95%+10.95%)於「多數如此」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教育業」(20.83%=14.58%+6.25%)。

受訪企業覺得新鮮人求職者的技能與職務所需條件有落差的比例,會因受訪企業行業別、員工數與公司所在地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。行業別方面,「其他服務業」(46.67%=26.67%+20.00%)於「多數如此」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教育業」(10.41%=8.33%+2.08%);員工數方面,「30-99人」企業(39.78%=24.31%+15.47%)於「多數如此」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250人及以上」企業(24.73%=19.43%+5.30%);公司所在地方面,「東部地區」(34.78%=30.43%+4.35%)於「多數如此」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北部地區」(24.82%=19.09%+5.73%)。

受訪企業覺得新鮮人求職者面試表達能力不足的比例,會因受訪企業行業別與員工數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。行業別方面,「其他服務業」(35.56%=26.67%+8.89%)於「多數如此」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」(15.79%=14.04%+1.75%);員工數方面,公司規模愈小,於「少數如此」的比例愈高。

受訪企業對於新鮮人硬實力的滿意度,會因公司行業別與員工人數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。公司行業別方面,「教育業」(72.92%)對於新鮮人硬實力滿意度在6分以上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營建工程業」(38.71%)。員工數方面,公司規模愈大,認為新鮮人硬實力滿意度在6分以上的比例愈高。

受訪企業對於新鮮人軟實力的滿意度,會因公司行業別、員工人數與公司所在地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。行業別方面,「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」(66.67%)對於新鮮人軟實力滿意度在6分以上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其他服務業」(24.44%);員工數方面,公司規模愈大,認為新鮮人軟實力滿意度在6分以上的比例愈高;公司所在地方面,「北部地區」(53.70%)對於新鮮人軟實力滿意度在6分以上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東部地區」(45.65%)。

受訪企業對於新鮮人職場競爭力的滿意度,會因公司行業別與員工人數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。行業別方面,「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」(61.40%)對於新鮮人軟實力滿意度在6分以上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營建工程業」(41.93%);員工數方面,公司規模愈大,認為新鮮人職場競爭力在6分以上的比例愈高。

受訪企業認為一份工作能被認可的職場年資,會因公司行業別、員工人數與公司所在地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。行業別方面,「教育業」(87.50%=50.00%+25.00%+12.50%)認為應在「一年以上」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支援服務業」(54.76%=42.86%+7.14%+4.76%);員工數方面,公司規模愈大,認為應在「一年以上」的比例愈高;公司所在地方面,「北部地區」(84.49%=43.68%+26.73%+14.08%)認為應在「一年以上」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東部地區」(69.57%=36.96%+19.57%+13.04%)。

受訪企業建議新鮮人找到職場目標的年紀,會因員工人數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。「250人及以上」企業(66.08%)認為應在「30歲」找到職場目標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30-99人」企業(55.25%)。

受訪企業認為找到合適人才的難易程度,會因受訪企業行業別、員工數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。在行業別方面,「營建工程業」(35.48%)與「其他服務業」(37.78%)認為「非常不容易」找到合適人才的比例,明顯高於「教育業」(10.42%);在員工數方面,規模愈小的企業,認為「非常不容易」找到合適人才的比例愈高。

三、 總結與建議:
(一) 近四成企業認為:多數新鮮人在個人履歷內容上,缺乏個人優勢或特點

調查受訪企業「是否覺得新鮮人求職者在個人履歷內容上,往往無法呈現個人優勢或特點來吸引您」,37.55%企業表示「多數」新鮮人有此問題(幾乎如此9.77%+大部分如此27.78%),28.40%企業表示「少數」新鮮人有此問題 (少部分如此15.86%+極少如此12.54%),另有34.05%表示「普通」。

履歷,是企業認識求職者的第一步,目的是讓未來主管能夠看到「你是誰」。而求職分兩種實力-硬實力與軟實力,都是履歷須強調的重點。硬實力代表專業知識、技能、語言能力等讓企業吸睛的關鍵字;軟實力代表創造力、溝通力、抗壓性等,舉例包含規劃活動、策略發想的過程、如何面對團隊衝突、面對突發狀況如何解決等...這些都是可以看出求職者的個人特質。若是履歷過於制式,缺乏亮點、沒寫自傳或是自傳放錯重點,過多篇幅描寫「我的家庭」…都屬於NG履歷!建議求職者撰寫履歷需多花點巧思,依據職務需求強調相對應的個人優勢或特點,打造一份完整的吸睛履歷,才能為自己爭取進入理想職場的入場券,開啟屬於自己的職場生涯!。

(二) 企業給新鮮人硬實力打幾分?不到1成(9.68%)願意給「8分以上」

若請受訪企業對新鮮人的硬實力打分數(1-10分),願意給「8分以上」的比例僅有9.68%,「6-7分」占比達49.47%,而40.85%的企業給新鮮人硬實力「5分以下」的不合格成績,若是換算成算術平均數,企業對於新鮮人硬實力滿意度僅有5.68分。究竟新鮮人的硬實力有哪些需要加強的地方?需改進原因以「缺乏工作所需的專業技能」占比最高,為49.60%,其次為「做事方法不對,弄錯優先順序」(42.46%),再次之為「所學過於理論,與實務有差距」(41.77 %)。

新鮮人因缺乏工作經驗,專業技能自然較為薄弱。若想累積經驗就必須要有意願接受挑戰、願意多花時間、願意多做工作的積極態度,就算是不屬於自己工作範圍內的工作,只要有機會,就應把握努力去做,這樣就有機會多累積經驗。此外,新鮮人也能利用工作之餘多學習一技之長,或提升工作效能的技巧,都有辦法讓工作更加順利,甚至完成原本不會做的工作。

(三) 新鮮人如何提升軟實力?超過5成5企業建議「多問、多提升抗壓性」

若請受訪企業對新鮮人的軟實力打分數(1-10分),願意給「8分以上」的比例僅有7.35%,「6-7分」占比達42.48%,而50.17%的企業給新鮮人軟實力「5分以下」的不合格成績,若是換算成算術平均數,企業對於新鮮人軟實力滿意度僅有5.39分。究竟新鮮人的軟實力有哪些需要加強的地方?改進原因以「有問題不主動反應」占比最高,為57.83%,其次為「抗壓性低」(55.71%),再次之為「愛抱怨,動不動就想要離職」(40.04%)。

新鮮人很常見的問題就是「假裝會」,只敢乖乖的做事,遇到問題不敢問,只會悶著頭自己想辦法解決。根據調查顯示,84.68%企業建議新鮮人「不要怕向前輩請教,多問聽多學」,顯示新鮮人需要建立「主動」的價值觀。遇到不會的事,主動發問與求助,勇於告訴主管或資深同事,目前遇到的困難及挑戰,把所有不懂的事情弄的一清二楚,自然工作成長就愈大。此外,提升抗壓性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,建議新鮮人要能有毅力,勇於接受磨練,不去計較得失,認真付出,久而久之抗壓性自然就會提高。

(四) 一份工作最好能任職一年以上! 切忌當職場快閃族

受訪企業對於「一份工作至少要從事多久,才是能被公司認可的職場經歷」,回答以「1年」最多,占41.94%,其次為「2年」,占24.28%。且公司規模愈大,認為年資應在「一年以上」的比例愈高。

每個工作都有缺點,建議新鮮人要嘗試找出問題、解決問題,如果工作換得太快、換得太多,會給企業「抗壓性太差」的印象。此外,若每個工作都待不久,所增加的專業有限,每個工作都得從頭學起,所以除非確定是沒有興趣的領域,建議新鮮人一份工作最好能任職一年以上,才能累積被企業認可的職場經歷。

專題調查圖片
前往台灣就業通網站 前往台灣就業通網站 台灣就業通客服信箱